疫情後中國大陸跨境電商太難了,大量外資企業工廠撤離,經濟倒退乏力。
在歐美針對中國大陸經濟打壓制裁之下,中國大陸外貿企業工廠多增加13個點稅收,外貿出口企業工行負擔很重,物流不暢通,環保壓力大費用高,很多訂單大量轉移到海外印度東南亞越南一帶。
現在很多汽車鞋子,包括高科技晶元,很多不少都是越南製造,印度製造。
國內經濟倒退,比不上2019年,高端做不來,比如飛機發動機,晶元,操作系統等,低端保不住。
嘴硬是沒有用的,最多是嘴巴過過癮而已。
比如伊朗,人均GDP在2012年的時候接近8000刀,幾輪制裁後人均GDP只剩2000刀,直接跌到印度水平。而委內瑞拉近10年人均GDP也從12000刀跌到1600刀。
誰說制裁沒有用,還有人說盧布很堅挺,等段時間再看就知道了。
嘴硬沒意義,到時再看看數據。
以前,廣州是眾多日企的大本營,從經濟前端可以看得出來,以前廣州幾乎80%霓虹燈廣告是日資的,這幾年,廣州幾乎沒有任何日資企業做廣告了,日本人聚居的五羊新城越來越少日本人的身影。
疫情後跨境電商太難了。
國內疫情剛開始的時候發不出貨,客戶知道我們有疫情,都不下單,業績直接掉了一半。2021年國外疫情嚴重,速賣通上半年同比2020年翻倍,7月歐洲VAT開增(稅率20%~27%),接著下半年就乏力;幾乎同時間亞馬遜封號潮導致大賣受重挫,開始裁員潮。
今年俄烏戰爭2月底開始,3月速賣通業績重挫,到現在為止,業績只有去年同期的1/3。
98年亞洲金融風暴,香港房市崩盤,跌去70%以上,大量業主選擇撻定,就是不再供款,也不收樓。
此時銀行都是收樓拍賣,開發商面臨業主違約,都是自己承擔了損失,鮮有起訴業主的。
香港有個人破產制度,起訴無非是個人破產,七年後恢復正常,金融風暴後改為四年。
我國居民消費結構
日本四口之家消費結構
——居住支出壓垮國人。根據今年1月份國家統計局發布的2021年居民收入和消費支出情況,居住支出是除了食品煙酒外,居民第二大消費支出,占人均消費支出的23.4%,較2019年增長5.6%,而另一個支出大項教育文化娛樂,僅佔10.8,較2019年增長1.7%。一個人四分之一的勞動所得都貢獻給了房企和銀行,哪裡還有辦法去接受教育、去娛樂、去培養子女、去贍養父母,去提高基本素養和改善生活。而日本的四口之家(含兩個小孩),居住消費僅佔4.8%,教育文化娛樂卻佔17.4%。顯然,大額的居住支出限制了國人生活品質的提升,也不利於刺激其他消費的增長。
——高房貸讓年輕人不敢結婚、不願生娃。經常有長輩說,你們年輕人就是怕吃苦,養個孩子有那麼累嗎,我們那個年代,哪家不是兄弟姊妹五六七八個,不都這麼過來了。但我想說的是,計劃經濟的年代,人們不用考慮買房問題,因為有單位分房,有祖屋,農村還有地,分家後可以蓋新房。但是現在呢,一個家庭為了買房,往往掏空了祖、父、子三代人的積蓄,才剛剛夠個首付,然後是二十年、三十年的房奴生活。
根據央行數據顯示,我國2022年第一季度房地產貸款餘額達50.03萬億元,其中個人住房貸款金額為35.67萬億元。《中國城鎮居民家庭資產負債調查報告》指出,中國城鎮居民家庭中有43.4%的家庭擁有房貸,大約有1.05億戶家庭有房貸負債。綜合銀行房貸利率和住房公積金貸款利率來計算,中國人的房貸總額應當為66.8萬億元左右,利息超過4成,平均每個家庭房貸負債為63.62萬元。
2021年,全國人均可支配收入為35128元,全國總人口為14.4億,家庭4.9億戶,平均家庭人口為2.62人/戶,也就是說家庭平均可支配收入為92035元,即使全家人不吃不喝不玩,還完63.62萬元也需要6.9年。結婚買房、還貸育兒成為了年輕人的「噩夢」,誰還敢結婚、敢生娃。
——居住消費佔比必須降低。中國人民銀行調查統計司最新發布的一個關於家庭資產調查報告顯示,我國城鎮居民家庭的住房擁有率為96.0%,比美國高32.3個百分點,有一套住房的家庭佔比為58.4%,有兩套住房的佔比為31.0%,有三套及以上住房的佔比為10.5%,戶均擁有住房1.5套。
2018年底,西南財經大學中國家庭金融調查與研究中心發布的報告顯示,中國城鎮地區住房空置率是21.4%,也就是1.3億套。2019年的一場論壇上潘石屹也提到過,全國空置房屋至少有1.3億套。按照國際通行慣例,商品房空置率在5%---10%之間為合理區間,商品房供求平衡,有利於國民經濟的健康發展;空置率在10%---20%之間為空置危險區,要採取一定措施,加大商品房銷售的力度,以保證房地產市場的正常發展和國民經濟的正常運行;空置率在20%以上為商品房嚴重積壓區。
另一份社會調查報告指出,居民預期消費最多將是子女教育費用,有40.5%的家庭首選此項;其次是醫療費用,28.4%的家庭選擇此項;還有13.8%的家庭認為養老支出將是最大的消費;7.7%的家庭認為購房將是未來最大的消費。
也就是說,1998年住房改革以來,中國人的房子已經夠多夠住了,特別是隨著人口老齡化、少子化的趨勢發展,經後更多的需求是改善型住房。老百姓更願意把錢花到子女教育、養老、醫療健康、文化娛樂等領域。所以居民消費的結構比例必須做出調整,居住消費必須降低。
——銀行必須讓利給老百姓。20年以來,銀行是好單位的理念深入人心。沒有自主生產、沒有對外支出,僅靠放貸賺利差就能躺贏。特別是房地產市場興起後,各大銀行趨之若鶩。
根據資料顯示,我國各大銀行目前五年以上利率是4.9%,在世界主要國家和地區中獨佔鰲頭,美國3.69%,英國2.75%,法國1.69%,德國1.89%,日本1.41%,韓國2.47%,中國香港2.02%,中國台灣1.92%。
如果一套房子總價142萬,商業貸款等額本息30年、總額100萬,按最新LPR數據4.45%計算,每月還款5037元,總還款181萬元,利息81萬。也就是說,銀行啥也沒幹,只是跟我們簽了一份貸款合同,就要拿走81萬的居民收入,而把風險留下開發商和消費者。
而我國平均每個家庭每月的可支配收入僅有7670元,房貸就佔了65.7%。即使收入翻倍,房貸佔比還是高達32.8%。目前市場上142萬一套的房子,即使是在二三線城市,要麼是小套,要麼就在郊區。所以,實際上中國家庭的房貸壓力會更大。而對岸的台灣同胞同樣貸款100萬、30年,每月僅需還款3656元,總支付利息31.6萬元,還不到我們的一半。
據統計,2021年我國六大行凈賺1.27萬億,員工總數僅182萬人,員工平均年收入超過30萬元。智聯招聘發布的2022年第二季度《中國企業招聘薪酬報告》顯示,二季度,全國38個核心城市平均招聘薪酬為10341元/月,年平均薪酬僅12.4萬元。我國的主要銀行都是國有的,應該更多地讓利給人民群眾,減輕老百姓的負擔,勒緊褲腰帶首先要從銀行做起,從而體現社會主義國家的優越性。
「安得廣廈千萬間,大庇天下寒士俱歡顏」。房住不炒是大勢所趨,提高人民生活品質、創造更加美好的生活是「國之大者」、人心所向。所以,房貸應該再降一降了!